close
佛法心要筆記(3)佛法心要筆記-3 2011-1-29講師:上道下玄法師  整理:筆耕組*筆記係根據語音檔所記錄整理,疏漏在所難免,若有發現不妥之處,請參考語音檔或影音檔,一旦發現錯誤,也請不吝指正,以裨益更多學員。 l 上個禮拜說念佛裡面,念有貪嗔痴三種相貌。你會發覺越用心就越控制不了它,所以念佛雖然知道裡面有三種相貌,要降伏它卻不容易。l 以彩虹為例,你在天空看到了一個彩虹,好像那個東西是存在的,可是你自己知道那個沒有主體。小時候你會覺得那是有主體的東西,慢慢長大後你知道每一個角度看彩虹的位置都不一樣。那你要仔細問自己,彩虹的處所在哪裡?如果那個東西是真實存在話,它一定有地方。可是如果你一直東看西看,它的地方是不同,你不能說它有真實的地方。外境就是這樣的存在,看彩虹,這是你對的外境喔!好像有地方但實在又找不到那個地方。然後你的身體也是這樣,你的身體就是有幾種東西組成的,但是一樣的材料把它分散一下,你會發覺人不在囉!所以如果你看這個眾生,眼睛也只是眼睛,眉毛也只是眉毛,你不要用想的力量,把它弄成相似的連結,沒有法是那一個法。…因為我們有我們想的(取相的)力量,會把不相干的連結在一起,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你要知道我們會把這個世界跟身心好像有任何關係的連結,其實這是靠想的力量。l 你要體會實相,就要知道法界沒有處所。如果有處所就真的有這個東西,對吧?  所謂實相,就是沒有相的意思,實相沒有處所,沒有處所就知道他沒有主體,沒有主體就知道他沒有真實的滅,沒有真實的滅,就知道他沒有真實的生,我們不是說要體會無生嗎?體會萬法無生就是實相嗎?那沒有處所很重要喔!因為你念佛,你會一直覺的有一個佛號在那邊,對吧?所以你會覺得能念的也是真的、所念的也是真的、那個覺知心也是真的,內外中間這三處都真,你就不能體會實相啊!…所以你只要察覺,你那個識的生起處所,並沒有真實的處所,你就會發覺,我所對觀的法界,還有能觀的那個人體啊!是自己推論出來的存在,…知道實相長怎麼樣嗎?實相就是沒有相,所以你要悟什麼,只要你找得到,都不是實相,…你意念可以想像得到的,有青、黃、赤、白可以形容的,有遠、近、大、小、光明、黑暗可以形容的,那跟實相都差非常遠喔!所以實相不可說,只是體證而已,什麼是體證?就是證到沒有處所,那就是無法界了,法界只在你一心中而已。l 你看喔!顏色並不是存在於外界,而是眼對色的觸,許多因緣改變,顏色都會變化,對吧?就像兩顆石頭互相敲擊,敲擊出來不是有一個火花嗎?你們說那個火花是左邊石頭還是右邊的石頭啊?都不是,對吧?那也是一樣喔,你敲擊出來的色,真的是外境嗎?還是眼睛?都不是,對吧?如果是眼睛,你不用外界自己就有色喔,就像只要一個石頭就有火花一樣。那你仔細問問,你一直認識的世界是外境還是身體?~只是你心裡現起的那個影像而已,你就推論那個影像是外界,所以看到什麼就指稱外界是存在的,所以一直活在你自心的影像裡。那個影像在哪裡?知道嗎?就是你過去沒有消化掉的情緒,所以你一直活在過去的情緒裡面。l 我們所有的存在,只存在過去的情緒裡面,當你不再對境有任何情緒的時候,你就叫做解脫者。  所以你要證得解脫,應該怎麼證得?只要對法沒有處所,就代表沒有真實的法嘛,沒有真實的東西你要怎麼動情緒呢?就沒有辦法動對吧?想要執著也沒有辦法執著,所以你的所有情緒就會停止下來,叫做不滅而滅的東西,你不需要去滅它,只要了解法的真相,一切情緒就會滅了,一切煩惱就會滅啦!l 怎麼消業知道嗎?那些影像發生不再有新的情緒,所以空可以消業,知道意思嗎?對現前現起的一切影像,不再有新的情緒。那個影像爆完之後就沒有了,沒有未來的東西也沒有那個力量。所以佛法裡面講的消業,其實跟我們的空是一定有關係的,所以那個經典才房屋出租說,覺悟空就能消除業障,也是這樣的一個原因啊! l 空氣不同聲音也會不同,速度不同聲音也會不同,還有自己的身體發生問題,你聽到的聲音也會改變。那聲音到底是什麼東西?真的是外界的東西嗎?它又在哪裡?當你第一念就想到外界有東西的時候,就是又回到你原來的心裡,…,如果你沒有耳朵,那聲音真的存在嗎?也沒有對吧!所以你仔細想想那聲音真的在哪裡?也沒有地方嘛!就是因為沒有地方,我們會假想就在外面啊!所以會推論,外面是真的有這個東西,所以我們拿很多沒有處所的東西,來推論其他的東西(誤認為)有處所,才產生對法界真實有的執著。所以在禪定境界裡面,他會聽不到有這種東西,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心停下來了,心停下來,在心裡面沒辦法產生因緣俱足的那個地方。…,如果有心才有那個聲音的話,那個聲音在哪裡啊,那個心又在哪裡?你現在知道為什麼心沒有地方了嗎?你一直覺的心就在身體裡面,或心在外面、心在那裡,怎麼講都講不中它喔!l 心也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那中間,那心到底在哪裡?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你自然就把界限打破了。…,往生極樂世界就在一念中喔!如果心沒有界限當然在一念中;心有形狀、有處所那就不是一念中喔!l 如果你可以體會到那個東西沒有處所,那個東西,如果你察覺就是你自己的心的時候,就是你現在聽到的那個聲音還有看到那個色,那個色就是你自己的心哪!沒有其他的東西是你的心了。用那個色再推論說:“你有一個主體在這裡,有一個所看到在外界。”那都是自己推論來的喔! 因為現起影現的那一剎那,不是心是誰,那個影像不是心那是什麼呢?你現在聽到那個聲音,或是看到了色法,我們知道沒有處所了喔!  沒有處所,那個影像不是心是誰?沒有心你看不到影像,對吧?沒有心也不會現起影像,所以一切你現在一直誤以為的色,其實就是心的相貌,所以要找心不能離色找,知道意思嗎?離開有為法找心,找都找不到。  經典不是這樣講嗎?離開一切世間相找不到心了。可是那個世間相就是心嗎?,也不可能喔!所以你得好好仔細的去體會,什麼叫做心?當你去指稱那個東西就是心的時候,那個已經不是心了,已經掉到有處所的想法了。對吧?所以初念無相,第二念又會緣第一念的影像成為分別了,所以第二念緣慮了,第一念就會成為外境,你就會把第一念殘留的影像當作外境在用,所以聖人和凡夫不是在修行境界差在哪裡,他跟你看到的是一樣,就在那一樣境中,來決定這一個人是聖、這一個人是凡,就在那一念中就決定喔!不是把外界毀掉然後一切都沒有才叫聖人,就在你看到那個影像,如果認出那個影像沒有處所,就是你的心的時候。你會發覺用這個影像來推論的自身還有外物,也是推論來的,也沒有處所,內、外、中間這三處都沒有處所,就叫作圓融一心,這就是修行心要。l 為什麼佛法難懂?因為你念念跟你的佛性當面錯過了,念念認不出他是誰,把佛性當作悟在用,所以念念那個佛性被綁在悟相裡面,如果察覺到一切悟相就是你的心,你念念就轉迷為悟,所以一切色的究竟處就是佛。那個覺一迷,就變成外物了,所以色身、外物、還有意識啊!如果你察覺到任何一個地方無處所,這三處都沒有處所,你就會發覺法界只在一心裡面。那一心有什麼形象,就在安住一心,所以覺無形象。覺去取,覺就有相了,那就是我相,所以覺能夠守於自性就無相,那個就叫做實相。l 你只要說你悟道什麼了,絕對還沒有悟,知道嗎?因為能形容出來的,是意所緣慮的,絕對不是你要找的東西,就是你只要形容出來的,只要一分,只要它是黑啦!空啦!無所有啦!只要還是意所緣的,都是有處所的喔!你的心還沒有認識自己。那只是為了讓你脫離世間法,而提出了一個名詞,說有一東西叫作實相。實相是什麼東西呢?不是東西,知道嗎?l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只要一念錯覺,空就成為色,你的佛性就成為悟了;如果一念覺,色製冰機就是空,一切外物就是你的佛性。所以空、色兩種東西,只是拿空和色來對比的,這兩種哪有兩種,所以性相本來就是圓融,哪有離相在找性的?離開相能找到性嗎?那什麼叫離相見性?就是不取於相,那個相就是性了,所以性、相這兩種不能分的東西。l 在世間法,一念回心就是向佛智,一念追隨世間法就是入於輪迴了!所以不妨去體會看看經典在講什麼,你只要能夠察覺到你要找的是什麼,你會發覺原來所有經典講的都是一樣的,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組成(就是條件組成的),所以是變化無常的,什麼東西是變化無常的?就是沒有處所的東西,對吧?  沒有主體的東西,他在哪裡呢?找不到對吧?那個東西叫變化無常?就是彩虹在哪裡啊!你真的到彩虹的下方去找,發覺彩虹不見了,真的跑到彩虹裡面去找,發覺還是看不到彩虹。l 如果你一直要知道什麼叫做體悟,就是你看一切境如彩虹的時候,你就知道原來悟的人不是沒有看到東西,他看到是什麼東西?就是這樣的東西,是變化無常的,都沒有永恆的,而且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自體喔!這樣就叫做空,這種空就是宇宙萬有的真性,就是宇宙萬有的實相就是空嘛! 所以佛法是誰發現的?釋迦牟尼佛發現的,不是他創造的知道嗎?他只是觀察法界體會出來,法界是長的這樣子,他告訴別人法界的真相是什麼,所以只是在描述一個法界真相,沒有人創造一個新的道理,…,所以只要這個法能跟法界完全吻合,這個就叫做佛法,如果這個人所說出來的法,是跟法界背離的,那就不是佛法喔,那是自己發明出來的法。l 我們常常說“無始劫來輪迴”,你現前這一念就是無始劫,所以要體會什麼是無始劫,不用一直往前去想,就在你現前這一念就是無始劫,所以要體會任何佛法,都在你現前這一念中。l 大般涅槃經卷四十: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就是沒有相的相叫做實相,那為什麼沒有相還有相呢?那個相是從一心體證來的,所以只有證的人知道那個東西長怎麼樣,可是證的人他就像啞巴吃黃蓮,知道嗎?即使苦也說不出來,所以證的人再會講,也講不出那一個是什麼東西,他只能夠很多描述來說:“喔!那個可能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其實沒有人講的出那個東西是什麼,那個東西才叫做實相,是由心直接體證到的相貌,那個東西沒有任何相貌喔!可是體證又不是沒有東西啊,所以只好稱實相為無相之相。中論觀法品又講:諸法畢竟空。什麼是諸法畢竟空?就是你往這個法的究竟去找,找不到它在哪裡,叫做畢竟空。就是只要往法的深入,任何一法都找不到它在哪裡,所以叫做畢竟空,找不到在哪裡的東西,沒有生沒有滅的東西。這個就叫做諸法實相。l 一切知見就是妄認法才有的,妄想裡面才有一切知見,所以開口就是錯了,禪宗不是一直講嗎?你開口就錯了,因為一開口便落入知見中。可是我們要假裝開悟什麼都不要講嗎?不行,這樣人家沒有辦法教導你,所以,有問題一定要發問。l 所以諸法實相為萬有的本性,所以又叫法性,只是法性真藏不變,所以又叫真如,此外還有真諦啦,中道、涅槃、實際、實性、法身、法界、佛性、如來藏、般若,所以你說你看到法身,看到什麼,真的有相嗎?沒有對吧!那個法身從無始劫來,就不生不滅的東西,就現前你的眼睛所看到的,裡面就是法身哪!可是你一直都認不出來啊!所以一直在找東西,越找就越遠離,越找就越沒有東西,所以你來佛教,一開始師父都會跟你講,每個師父都會跟你講“來佛教就是學放下”,對吧?現在知道放下不好放了沒有? 不是這個丟棄、我不戴珠寶、我不戴耳環就放下了喔!那跟放下都沒有關,知道嗎?真實的放下就在現前這一念中沒有自性,就真的放下了。l 所謂性相一如,體悟性了以後不是一切不容易具足喔!…,所以見性雖然跟佛同一個鼻孔呼吸,可是它畢竟沒有莊嚴的境土,就像禪宗的祖師說:“我開悟了!我成佛了!”可是這個人有像佛一樣的功德嗎?沒有對吧!很多禪宗長得很洗碗機不好看,因為他還沒有如佛一樣的功德,可是一切功德,你仔細看看,即使是佛最圓滿的三十二相,那一相的處所在哪裡?也找不到對吧!所以一切,即使世間、出世間相都是性。l 那什麼是三十二相?就是他的六波羅密相,六波羅密圓滿的相貌。為什麼人家看到三十二相會喜歡呢?因為他從空心中去行一切萬法,所以覺悟了無功用道的人啊,他還要去行一切法。為什麼八地菩薩還要行一切法呢?原因他要成就佛陀,所以沒有成就無功用道者,他不會圓滿一切相。那為什麼叫三十二不叫三十三、三十一,這原來是印度的相貌學啊,就是觀察人家的相貌,有三十二種從頭到足有三十二種,可是這三十二種中,如果仔細去分辨,你說這個人眼睛長得很美,眼睛長得美,它還有各種不同的美法,對吧?所以在十種美中還有無量美存在。…,個個眾生看到佛的其中一相都有無量相,你說那一相到底長怎麼樣?沒有人知道,所以一相中有無量功德,現在知道意思嗎?這是一種簡說,所以說在那一相中啊!其實有無量,所以佛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也是一樣。佛的一相中,眾生個個見,那真正能度你的是什麼呢?就是你自己的心相,你覺的最美最美的相是什麼?跟我絕對不一樣啊!我們有去買佛像的經驗或者陪人家去買過?有人說這個佛像好美,可是有人說好像太瘦了,有人說這個佛像好美,可是有人說太胖了,你覺得很美,但是人家覺得好像怪怪的,你真正愛的是你自己的心相,所以佛只是隨你的心相而映顯,因為它能映顯一切相叫做“佛無相卻一切相”。佛就像鐘一樣,知道嗎?大殿掛的那個鐘,沒有眾生撞它,它不會自己響,眾生因緣俱足去撞它,它才會說法,所以為什麼說要念阿彌陀佛,他才會救度你。佛的成就的狀態就是這樣子,就是他已經是滅除了一切心相的人,可是他的願還存在,那叫淨分種子,所以等到他果地的時候,他有說他有四十八願,你要能成就他的願,你就能往生淨土,每一個佛個個有願嘛!難道是成佛的時候他還有心在想“他順我的願,他不順我的願嗎?”不是,就是因地所行來的那個習氣。l 雖無相卻能圓滿一切相,叫做一切相的究竟者,才是真實的見性者,所以不是偏空的見性啊!l 阿羅漢長得不莊嚴的,就是感覺臉像怪怪的,為什磨?因為他喜歡內觀,喜歡內觀他的臉一定怪怪,知道嗎?因為他喜歡跟人家保持遠離,好像有點孤僻、孤僻的感覺,那就是因為他沒有圓滿一切相,但他覺悟了空性啊,所以他的性不攝略於一切有,所以我們說他偏了。l 我們要了解,三十二相是從體會到性之後,去遍行一切法,之後因為行一切法,無所相,所以一切法就會成為妙相,妙相就是無相的相,隨一切眾生能顯,這個就叫做佛的三十二身,三十二身相。l 為什麼你會看到其他的眾生?因為你有這一類的習氣。  如果你有禪定界的習氣,你會看到禪定界的眾生,如果你有欲界的習氣,你會看到欲界眾生。在路上有些人在你當面走過去你會視而不見,這是因為路上有些人跟你無緣,你不會顯相喔!你會顯像就是一定有緣,…,這裡面還有善緣惡緣喔,所以即使我是一個凡夫,每個人所顯得影像也大不同,所以你活在你自己的影像。為什麼大家會同見?因為過去生有相似的因緣,所以因為有相同的因緣,假設我們同樣取得這枝筆,所以我們出生都會圍繞著這枝筆而出生,因為相似的因緣我們可以互互的在心中現起這個影像。所以如果沒有因緣,你怎麼樣都看不到這個人,怎麼找都找不到,沒有緣就沒有辦法看到。就像雕刻的佛像,這個人心相跟你特別有緣,他雕出來的,你就覺得他雕的好好喔!所以說如果這個人跟很多人結善緣,他做的人家都喜歡吃,知道嗎?你看那個新聞說排隊排好長的,其實我們去吃,也不見得好吃對吧?可是就是有好多奇怪的人會跑去吃喔!因為他們曾經善緣過。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建築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67ptmg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