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百年直隸審判廳局部。 李芳華 攝
  中新網保定3月8日電 (呂子豪 李芳華 徐穎哲)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8日透露,曾審理過新中國第一反腐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的百年直隸審判廳舊址修繕工程正式啟動,並將建成河北省“司法文化博物館”對外開放。
  8日,中新網記者在位於保定北市區法院東街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隸審判廳看到,該建築坐北朝南,沿南北中軸線對稱佈局,包括南樓、北樓、東、西配樓。4座樓相連圍合成一天井院落,院落4角設有通道內外相通,並有紅褐色的木製樓梯上通下達。圍欄和二樓的木地板損壞嚴重,整個院落被清掃的乾凈整潔。
  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直隸審判廳籌建處”孟永強說,目前,該處已完成直隸審判廳的安全保衛、應急預防、連接水電等修繕準備工作。正在根據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製定立項方案和施工方案,並逐級上報審批修繕資金。
  據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王探寶介紹,2014年1月8日直隸審判廳管理權正式移交該院後,立即成立了直隸審判廳承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三組”四部門同步開展工作。依托直隸審判廳的示範文化展示平臺,該院力爭將其建設成為河北省的“司法文化博物館”,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法制文化的歷史沿革。
  王探寶表示,根據具體佈局,“司法文化博物館”展示內容分為兩大部分:院內展示板塊以展板形式為主,東西南北四面修建法制文化長廊;室內展示板塊以展廳為單位,分為蠟像展示廳、文物展示廳和刑罰器具展示廳等。其中,蠟像展示廳將通過人物蠟像、佈景及聲像模擬歷史場景,還原“劉青山、張子善案”等法制事件,以及包拯、狄仁傑等歷史人物對案件審理的情景再現;文物展示廳將邀請相關文物部門進行精確的古跡複原,立體、逼真地展示與直隸審判廳相關的歷史文物;以人物蠟像的形式展示鞭刑、腰斬、凌遲、絞刑等古、現代刑罰,玻璃櫃臺展示杖、夾棍、鍘刀等古今中外刑罰器具。
  王探寶稱,“司法文化博物館”的建設需要相關法制文物及直隸審判廳有關的歷史文物,而現有遺留文物稀少。目前,該院已從《清苑縣誌》中找到關於直隸審判、檢察廳投入使用的確切資料,而直隸審判廳建成後全景照片、設計者是誰及設計圖紙等相關歷史資料正在搜集中。希望擁有司法類相關藏品和資料的人士與該院聯繫,以捐獻、徵集、借展等多種形式提供實物。
  直隸審判廳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工建設,至宣統二年(1910年)投入使用,是中國從封建司法制度向近代司法制度演變的重要節點,在中國法制史上彌足珍貴。1935年,河北省高等法院駐此,後一度成為保定市北市區政府機關所在地。2008年10月,該建築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有關資料顯示,該廳曾審判過“劉青山、張子善嚴重貪污盜竊國家資財案”等轟動一時的大要案。(完)  (原標題:河北保定“百年直隸審判廳”舊址修繕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67ptmg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